河北固安柳編藝人:一草一柳話傳承 一編一織守匠心

中新網廊坊6月17日電 (宋敏濤 楊雅淇)“從選柳、泡柳、編底、編幫到收口,制作起來得有十幾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不能省略,對手工藝人的技術要求也很高。”17日,走進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東禮村,40歲的固安柳編代表性傳承人張萬富展示了自己新近編織完成的一款巨型花籃。
張萬富從小跟著祖父、父親學習固安柳編,勤學好問的他很快掌握了柳編技巧,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柳編高手。
“這款巨型花籃經過20多天的編織,設計理念是‘天圓地方’,大約使用了300多斤柳條,采用了平編、拉花編、紋編等多種編織方法,上色晾曬后,還將點綴鮮花和果實,寓意國泰民安、五谷豐登。”張萬富說。
“我從事柳編行業已經24年,是當地會這門手藝的人里最年輕的。”張萬富說,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固安柳編歷史悠久。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地有4萬名柳編編工,2011年固安柳編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時,柳編師傅已不到50人,65歲以上的占40人。

為讓老手藝薪火相傳,張萬富時常帶著柳編技藝進校園、進社區、進景區,讓更多人接觸柳編、了解柳編,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
蘇子鈺畢業于北華航天工業學院,跟張萬富學習柳編3個多月。“目前我已經會一些簡單的平編,打底,上條,收口能獨立完成。”蘇子鈺說,這種柳編制品,常常能讓人回憶起童年的質樸生活和快樂時光,所以感覺很親切。
“除了將手藝傳承下去,我還希望固安柳編能夠從實用品向工藝品,再向藝術品過渡,提高它的附加值。”如今,張萬富在繼承了幾代人的傳統手藝基礎上,創新創意設計,開發出數十個系列、數百個品種,包括吊花籃系列、提籃系列、盤子系列、洗衣筐系列、園藝系列等,產品遠銷美國、荷蘭、丹麥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2年06月20日 06:57:13
- 2022年06月20日 05:47:14
- 2022年06月20日 03:08:22
- 2022年06月19日 17:23:09
- 2022年06月19日 09:47:51
- 2022年06月19日 09:24:06
- 2022年06月19日 08:40:09
- 2022年06月19日 03:22:08
- 2022年06月19日 03:17:10
- 2022年06月19日 02:04:37